草根开云Kaiyun首页入口
网

为了“卡”住辉瑞的千亿难题,中国人拼了

导读为了“卡”住辉瑞的千亿难题,中国人拼了 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小源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新冠疫苗的投资热,带动了mRNA疫苗及其产业链的发展,递送系统的投资和研发也跟着快速升温。

但如今,新冠疫苗的研发热度确实降下来了,自然而然影响到了递送领域。

“招人的成本都降低了不少。”有递送领域创业者向虎嗅透露。

成熟的投资者更看重远期的确定性,从这个角度看,疫情退潮并不是mRNA的末日,相反mRNA在新冠中的表现,只是掀开了其背后一个全新“药物宇宙”的一角。

“新冠mRNA疫苗只是一个滩头堡。”赖才达告诉虎嗅。

第三方研究机构PubMed预计,到2035年,mRNA的非新冠市场规模将达到180亿美元。2025年到2035年5年复合增长率68%。mRNA技术的下一个增长点在哪里?

从操作的角度说,无论是预防病毒感染的疫苗还是治疗肿瘤,都是mRNA技术最简单的应用。因为都还只是对单一抗原起效。

“mRNA技术是一个黑科技,最大的优势是一次可以实现多种抗原递送,避免抗原逃逸,而且可以批量生产。”肿瘤免疫行业研发者向虎嗅表示,尽管如此,这一技术开发出的肿瘤疫苗也只是像“点火”开关,在抗肿瘤免疫循环的“七步杀”中,仅仅是启动免疫反应的第一步。

要想成功让免疫战车冲向肿瘤并实现抗癌作用,还需要“踩油门”和“松刹车”。因此,肿瘤疫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使用,是一个有潜力的方向,有机会进一步提升疗效。

“mRNA肿瘤疫苗的生产比较复杂,如果是个性定制化的疫苗,时间和成本会进一步提高。如果肿瘤疫苗还要联合PD-1抗体,那么不良反应可能会增加。”

而且相比mRNA研究较为集中的治疗性的肿瘤疫苗,上述行业人士认为,预防性肿瘤疫苗才是人类抗癌历史的里程碑。“预防性肿瘤疫苗,例如宫颈癌疫苗,可以让无数人免受癌症的侵害。”

因此,肿瘤疫苗领域在商业上“看起来很美”,但无论是新冠疫苗还是肿瘤疫苗,都只是mRNA技术的突破口,而mRNA也只是递送驱动的新药物研发开端。

mRNA疫苗相当于把生产抗原的工厂搬到人体内,小核酸药物相当于在人体内建造了合成生物学的工厂,理论上想生产什么就生产什么。而这些药物都需要递送系统将其送到指定的位置、送到细胞内部。

“药物递送相当于是未来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前沿生物医药产业里的芯片。”赖才达告诉虎嗅。包括现在炙手可热的ADC药物等,都是需要递送系统的药物,此前辉瑞花了400多亿美元,几乎是其卖新冠疫苗所有的利润,收购了一家知名ADC药物研究领域的龙头公司Seagen,也可见对新赛道的重视。

有投资人也向虎嗅证实,虽然mRNA疫苗已经不在其关注范围内,但是作为合成生物的上游技术,递送系统还是投资重点。

在递送系统的驱动下,未来药物开发将有更多可能。这在当前新药研发领域低垂果实已经摘完的情况下,给创新药企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不仅投资人很注重mRNA赛道,政府从战略上也非常重视此领域。”赖才达向虎嗅表示。

事实证明,任何产品商业化的成功,都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仓促上市的Moderna的Spikevax和BioNTech的Comirnaty,都不是尽善尽美的产品,不过还是可以赚得盆满钵满。未来上市的产品即便质量更好,也很难重演二者的暴富故事了。

在中国,投入上千亿资金后,上述上百企业中的大多数,都没有拿到预想中回报,接种范围急剧萎缩,加上采购价越来越低,任何财富神话都是梦幻泡影了。

mRNA疫苗一脚踩空以后,递送这一脚还会踩空吗?

最大难关还是安全

在过去三年里,整个生物医药界,都在为mRNA技术的成功而疯狂。先是莫德纳在拿到新冠病毒基因的几天之内就设计出了新冠疫苗序列,借着首批上市的两个mRNA疫苗在两年内疯狂吸金97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7000亿元,这相当于上一任“药王”奋斗13年获得收入的总和。

惊人的市场前景也在投资界掀起热潮。仅中国就创下一年融资13亿美元的记录,根据中商情报网数据,这个融资规模是2020年的1.8倍,是2016年到2019年这一赛道融资总规模的4.3倍。新创业者快速涌入,据行业人士透露,截至2022年10月,国内从事RNA相关新药研发的企业可达百家。

递送系统经过此前的发展,也已有了一定的成果。

根据中科院韩佳、张博文、毛开云的统计,目前全球基于高分子聚合物递送技术或脂质体递送技术的药物有约60种获批,基于蛋白质递送技术的ADC药物全球有约15个获批,基于外泌体递送的药物有40项左右进入临床阶段,其他如:仿生型药物递送系统、活细胞递送系统等,还在研究阶段。

与之配套的仪器设备、智能工具,也有越来越多了,他们都在给这个领域开拓展现。

疫情以来,也已经有多个新递送系统诞生。对这些新秀来说,通过临床数据来证明自己的安全性有效性才行。2023年,中国本土的两款mRNA疫苗终于获批上市了。业界分析,这两款产品能够获批,除了产品本身达到了监管的要求,在安全性上获得监管方的认可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LNP递送系统发展的过程中,纳米材料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是业界感到不确定的因素。

在mRNA疫苗正式商业化以前,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药剂系的教授周建平还曾在《纳米技术在药物递送中的应用与展望》一文中提到行业的这一担忧——“纳米毒性源于物理损伤”学说。根据这篇文章,这种损害来自纳米材料在人体中降解后,纳米颗粒阻塞微循环造成细胞损伤,进而引发细胞功能障碍或炎症反应等一系列毒性反应。

其核心是担心纳米载体不具备生物降解性,会在有机体组织内堆积、自由移动,从而造成持续物理损伤。

从原理上说,递送系统需要将脂质体、脂质纳米颗粒等裹在一起,这个“综合体”内颗粒的成分、分布、直径,所带电荷情况,都会直接影响到递送系统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免疫效果等。组成递送系统的纳米颗粒是否在内体内有未知毒性,会不会产生未知免疫原性问题,也都令业界忧心。

在疫情暴发的特殊时期,辉瑞/BioNTech和Moderna的mRNA疫苗经过了几十亿人的使用,显示出其副作用还在可控制、可接受范围内,甚至没有想象中严重。

即便如此,辉瑞/BioNTech公布的mRNA疫苗不良反应还是足足9页之多,涉及1290种不良反应,在当时也引起了轩然大波。

多位行业人士向虎嗅分析称,mRNA可以在新冠疫苗领域成功,很大程度是因为mRNA技术“快”的优势,从序列设计到药物研发、生产,都可以应用AI、自动化等现代化手段加快进程。

可以看到,从拿到新冠病毒序列,到新冠疫苗进入临床,Moderna只用了约2个月的时间,斯微生物前不久使用百度的AI大模型工具,可以将这个时间进一步大幅缩小。

疫情暴发催化了mRNA技术的发展。本来很可能还需要20到30年时间去验证技术的安全性,疫情中,监管部门和民众分担了一部分风险,其结果也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相关技术比想象中更安全。不过,客观上,这一领域还有很多需要研究和验证的东西。

mRNA疫苗的成功也不是必然的,这项技术与成熟的重组蛋白等技术相比,也并没有绝对的优势。人们看到的BioNTech和Moderna的成功,也应该看到成立最早的CureVac公司的失败。后来美国FDA批准紧急使用的Novavax的NVX-CoV2373,涉及3万人的三期试验结果显示,该疫苗总体保护力超90%,且有储藏优势,正常冰箱储存即可。

在这个微妙的差距背后,mRNA、递送系统,都需要更多的研究,更多的临床验证。

近期有行业人士在“RNAScript”组织的线上分享活动中将mRNA疫苗的发展阶段划分为技术萌芽期、期待膨胀期,正在泡沫破裂的低谷期,此后将进入稳步爬升的恢复期,进而进入生产成熟期。

伴随这个过程,递送系统也将逐渐成熟。下一个如新冠疫苗的“高光时刻”,要等到什么时候才来,都很难说清。而在此之前,时间将是对每一个创业者最无情考验。

Baidu
map